香港春季电子展:4月13-16;香港秋季电子展:10月13-16;地址: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湾仔博览道一号)!
香港电子展
联系我们

2017海南冬交会活动精彩纷呈展会成果丰硕

发布于:2017-12-21 15:01来源:www.xgdzz.com作者:香港电子展
  海南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热带农业资源,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高标准建设国家冬季瓜菜基地、天然橡胶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热带水果与热带花卉基地、水产养殖与海洋捕捞基地以及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把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打造成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十二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8%,远高于全国同期增速。2017年前三季度,海南全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值占整个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5.96%。
 
  特别是近年来,海南积极贯彻共享经济理念,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以共享农庄创建试点为抓手,落实乡村振
兴战略,推进海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
 
  由国家农业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海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年第二十届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下称海南“冬交会”)于12月12日至15日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农业部党组成员毕美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宣布2017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开幕。
 
  海南“冬交会”作为全国唯一的热带农业展会,自1998年开办至今,20年来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已经从最初的一个地区性小型会展,发展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会展。不仅成为宣传海南热带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展示海南“三农”发展和美好新海南建设成果的窗口,也是促进海南农产品流通贸易的重要平台以及“一带一路”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对推动海南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为期4天的2017年海南“冬交会”展馆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设有35个展区,包括热带农业王牌展区、“一带一路”展区、全国供销社展销区、琼台合作展区、全国品牌农业展区、海南共享农庄体验区、海洋渔业展区、各市县产业脱贫展区和品牌企业特装展区。吸引了32个国家和国内28个省区市的2700多家企业、5300多名客商参展,比上届分别增加了1000家企业和1600名。签订农产品订单总额666.29亿元,比上届增加145.03亿元;签约农业投资项目40个、金额451.52亿元,比上届增加11.2亿元。4天展会共有超过31.2万人次进场观展、洽谈和交易,现场交易额高达3.88亿元,比上届增长2.6倍。
 
  展会成果丰硕
 
  合同订单占订单总额近八成
 
  据海南“冬交会”组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冬交会”有几组数字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农产品订单更实。发展订单农业是海南办好“冬交会”的初心,从1998年以来,“冬交会”无论怎么创新,都始终把落实订单作为办会的根本。本届“冬交会”一共签订农产品订单总额666.29亿元,比上届增加了145.O3亿元。特别是在今年666.29亿元的订单中,合同订单达到521.89亿元,占订单总额的78.3%,意向订单只占21.7%,与往年合同订单、意向订单各占一半的情况相比,今年的订单明显更实了。
 
  第二组数字是招商引资。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带动。“冬交会”历来都是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今年“冬交会”签约投资项目40个、金额达451.52亿元,其中,具有约束效力的合同金额达到346.52亿元,占比为76.7%,比去年的合同金额增长了2.07倍。而且项目规模总体比较大,投资额超亿元的项目就有17个。
 
  第三组数字是现场交易额。今年“冬交会”从周二开到周四,尽管没有经过周末,但令人振奋的是,广大市民游客特别踊跃,参观人数超过了31.2万人次,现场交易额达3.88亿元。其中线上交易总额为2.4亿元、线下销售总额为1.48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
 
  国际化程度更高
 
  32个国家232个企业参展“冬交会”国际化,是海南多年来持续努力的方向。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冬交会”办成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今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冬交会”国际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一是国际化嘉宾的分量越来越重。今年共有133位重量级的国际嘉宾参加“冬交会”,其中省部级以上10人,既有国家农业部长,也有外国驻华大使,还有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机构的相关负责人。
 
  二是国际化合作的成果越来越多。今年共有32个国家的232个企业报名参展,展品达1000多种。来自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投资商在“冬交会”上签订了招商引资合同,投身于海南的农业发展。
 
  三是国际化交流的声音越来越响。成功举办了中非农业合作研讨会暨首届中非咖啡产业合作高端论坛,共有130多位国际嘉宾参与,为促进中非农业合作贡献了海南智慧。
 
  参展热情踊跃
 
  参展客商人数再创新高“冬交会”越办越好、越办影响力越大,“磁铁”效应也越发明显。据介绍,前些年“冬交会”免费招展,近两年来,海南开始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并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今年,参展商积极踊跃,甚至出现了“一位难求”的盛况。为了提高展会品质,今年海南“冬交会”进一步提高参展门槛,对参展商和展品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的一律禁入,有力提升了会展档次。通过市场化运作,“冬交会”基本上实现了以馆养馆、以馆养展、以馆养会的目标,尽管“冬交会”财政经费支出连续3年零增长,但规模越办越大、越办越新,充分体现了市场化办会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冬交会”期间,海南省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全国供销合作社大网络优势,凝聚供销社系统合力,诚邀28个省区市供销社企业报名参会参展,客商人数达500多人,展位达260个,参展产品近1000种,落实农产品订单约21亿元,现场销售总额为650万元,使参会参展商人数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海南省供销合作总社通过加强中央与地方以及省际间的横向联合合作,通过“冬交会”这一沟通、交流、合作、贸易大平台,建立起与全国供销社系统企业以及系统外企业之间的联合合作机制,推动海南省供销合作社与“冬交会”客商的深度合作,实现共赢。在此次“冬交会”上,海南省供销合作社精心推出了10个为农服务项目招商,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金额达22亿元。
 
  活动内容丰富
 
  10场重点活动精彩纷呈
 
  今年“冬交会”期间共举办了10场重点活动,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举办了乡村振兴与农业品牌建设高端论坛。为了打造农业公用品牌,举办了“家乡的味道”——我为品牌农产品代言推介公益活动,推出了2017年海南农产品十佳区域公用品牌评选,有1200万人次的网民投票,访问量突破了284万。
 
  主动拥抱互联网,举办了海南农产品网上交易暨专业采购团洽谈签约仪式,现场交易额达319亿元,创下新的销售记录。
 
  与此同时,还举办了农业投资项目招商(含市县)推介会、中国海南万宁槟榔推介会、首届中非咖啡产业合作高端论坛、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经济合作交流座谈会、海南农产品烹饪创新大赛等一系列重点活动,共同呈现了一场目不暇接、精彩纷呈的农业盛宴。
 
  海南省万宁市借助“冬交会”平台,举办了以“天下槟榔看海南,海南槟榔数万宁”为主题的槟榔专场推介会,推介了万宁市围绕省委省政府产业发展布局,坚持把槟榔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农业主导产业来抓的系列举措。据介绍,目前万宁槟榔种植面积已达53.2万亩,占海南全省种植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年加工槟榔鲜果产能占全省总量的2/3左右,2016年槟榔鲜果产量达11.26万吨,年加工产能达47万吨,年产值达到25亿元。
 
  社会影响力大
 
  宣传规模为历届之最
 
  本届“冬交会”新闻宣传亮点多,社会反响强烈,充分发挥出媒体舆论宣传的正能量,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年共吸引了包括《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商报》《农民日报》《海南日报》等国内12家主流报纸,中央电视台、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等5家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603000,股吧)、中新网、南海网等12家网站和15家境外媒体前来报道,共有200多名媒体人参与“冬交会”,比上届增加了40多名。
 
  在宣传报道方面,各家媒体均以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对冬交会进行了重点报道,向世界传递“冬交会”声音,扩大“冬交会”国际影响力,展示“冬交会”新貌,共塑“冬交会”品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5日,参与报道媒体刊发稿件已超过1100篇,比上届增加了近500篇,媒体宣传规模之大、宣传方式之新、宣传力度之大为历届“冬交会”之最。
 
  另外,为提升“冬交会”展会美誉度、扩大“冬交会”品牌影响力,今年“冬交会”各展馆在布展设计方面表现突出。在布展设计中充分融入各地文化元素,各个展馆特色鲜明,整体色调更加和谐,气势更加恢弘,科技性更强、国际范更足,让人们通过“冬交会”充分感受到了视觉之美、农业之美和海南之美。
  • 24小时热线

  • 15013426855
回到顶部

香港电子展

 

 

联系我们微信

 

2017海南冬交会活动精彩纷呈展会成果丰硕

 

  海南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热带农业资源,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高标准建设国家冬季瓜菜基地、天然橡胶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热带水果与热带花卉基地、水产养殖与海洋捕捞基地以及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把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打造成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十二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8%,远高于全国同期增速。2017年前三季度,海南全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值占整个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5.96%。
 
  特别是近年来,海南积极贯彻共享经济理念,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以共享农庄创建试点为抓手,落实乡村振
兴战略,推进海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
 
  由国家农业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海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年第二十届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下称海南“冬交会”)于12月12日至15日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农业部党组成员毕美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宣布2017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开幕。
 
  海南“冬交会”作为全国唯一的热带农业展会,自1998年开办至今,20年来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已经从最初的一个地区性小型会展,发展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会展。不仅成为宣传海南热带特色现代高效农业、展示海南“三农”发展和美好新海南建设成果的窗口,也是促进海南农产品流通贸易的重要平台以及“一带一路”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对推动海南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为期4天的2017年海南“冬交会”展馆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设有35个展区,包括热带农业王牌展区、“一带一路”展区、全国供销社展销区、琼台合作展区、全国品牌农业展区、海南共享农庄体验区、海洋渔业展区、各市县产业脱贫展区和品牌企业特装展区。吸引了32个国家和国内28个省区市的2700多家企业、5300多名客商参展,比上届分别增加了1000家企业和1600名。签订农产品订单总额666.29亿元,比上届增加145.03亿元;签约农业投资项目40个、金额451.52亿元,比上届增加11.2亿元。4天展会共有超过31.2万人次进场观展、洽谈和交易,现场交易额高达3.88亿元,比上届增长2.6倍。
 
  展会成果丰硕
 
  合同订单占订单总额近八成
 
  据海南“冬交会”组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冬交会”有几组数字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农产品订单更实。发展订单农业是海南办好“冬交会”的初心,从1998年以来,“冬交会”无论怎么创新,都始终把落实订单作为办会的根本。本届“冬交会”一共签订农产品订单总额666.29亿元,比上届增加了145.O3亿元。特别是在今年666.29亿元的订单中,合同订单达到521.89亿元,占订单总额的78.3%,意向订单只占21.7%,与往年合同订单、意向订单各占一半的情况相比,今年的订单明显更实了。
 
  第二组数字是招商引资。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带动。“冬交会”历来都是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今年“冬交会”签约投资项目40个、金额达451.52亿元,其中,具有约束效力的合同金额达到346.52亿元,占比为76.7%,比去年的合同金额增长了2.07倍。而且项目规模总体比较大,投资额超亿元的项目就有17个。
 
  第三组数字是现场交易额。今年“冬交会”从周二开到周四,尽管没有经过周末,但令人振奋的是,广大市民游客特别踊跃,参观人数超过了31.2万人次,现场交易额达3.88亿元。其中线上交易总额为2.4亿元、线下销售总额为1.48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
 
  国际化程度更高
 
  32个国家232个企业参展“冬交会”国际化,是海南多年来持续努力的方向。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冬交会”办成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今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冬交会”国际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一是国际化嘉宾的分量越来越重。今年共有133位重量级的国际嘉宾参加“冬交会”,其中省部级以上10人,既有国家农业部长,也有外国驻华大使,还有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机构的相关负责人。
 
  二是国际化合作的成果越来越多。今年共有32个国家的232个企业报名参展,展品达1000多种。来自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投资商在“冬交会”上签订了招商引资合同,投身于海南的农业发展。
 
  三是国际化交流的声音越来越响。成功举办了中非农业合作研讨会暨首届中非咖啡产业合作高端论坛,共有130多位国际嘉宾参与,为促进中非农业合作贡献了海南智慧。
 
  参展热情踊跃
 
  参展客商人数再创新高“冬交会”越办越好、越办影响力越大,“磁铁”效应也越发明显。据介绍,前些年“冬交会”免费招展,近两年来,海南开始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并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今年,参展商积极踊跃,甚至出现了“一位难求”的盛况。为了提高展会品质,今年海南“冬交会”进一步提高参展门槛,对参展商和展品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的一律禁入,有力提升了会展档次。通过市场化运作,“冬交会”基本上实现了以馆养馆、以馆养展、以馆养会的目标,尽管“冬交会”财政经费支出连续3年零增长,但规模越办越大、越办越新,充分体现了市场化办会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冬交会”期间,海南省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全国供销合作社大网络优势,凝聚供销社系统合力,诚邀28个省区市供销社企业报名参会参展,客商人数达500多人,展位达260个,参展产品近1000种,落实农产品订单约21亿元,现场销售总额为650万元,使参会参展商人数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海南省供销合作总社通过加强中央与地方以及省际间的横向联合合作,通过“冬交会”这一沟通、交流、合作、贸易大平台,建立起与全国供销社系统企业以及系统外企业之间的联合合作机制,推动海南省供销合作社与“冬交会”客商的深度合作,实现共赢。在此次“冬交会”上,海南省供销合作社精心推出了10个为农服务项目招商,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金额达22亿元。
 
  活动内容丰富
 
  10场重点活动精彩纷呈
 
  今年“冬交会”期间共举办了10场重点活动,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举办了乡村振兴与农业品牌建设高端论坛。为了打造农业公用品牌,举办了“家乡的味道”——我为品牌农产品代言推介公益活动,推出了2017年海南农产品十佳区域公用品牌评选,有1200万人次的网民投票,访问量突破了284万。
 
  主动拥抱互联网,举办了海南农产品网上交易暨专业采购团洽谈签约仪式,现场交易额达319亿元,创下新的销售记录。
 
  与此同时,还举办了农业投资项目招商(含市县)推介会、中国海南万宁槟榔推介会、首届中非咖啡产业合作高端论坛、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区域经济合作交流座谈会、海南农产品烹饪创新大赛等一系列重点活动,共同呈现了一场目不暇接、精彩纷呈的农业盛宴。
 
  海南省万宁市借助“冬交会”平台,举办了以“天下槟榔看海南,海南槟榔数万宁”为主题的槟榔专场推介会,推介了万宁市围绕省委省政府产业发展布局,坚持把槟榔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农业主导产业来抓的系列举措。据介绍,目前万宁槟榔种植面积已达53.2万亩,占海南全省种植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年加工槟榔鲜果产能占全省总量的2/3左右,2016年槟榔鲜果产量达11.26万吨,年加工产能达47万吨,年产值达到25亿元。
 
  社会影响力大
 
  宣传规模为历届之最
 
  本届“冬交会”新闻宣传亮点多,社会反响强烈,充分发挥出媒体舆论宣传的正能量,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年共吸引了包括《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商报》《农民日报》《海南日报》等国内12家主流报纸,中央电视台、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等5家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603000,股吧)、中新网、南海网等12家网站和15家境外媒体前来报道,共有200多名媒体人参与“冬交会”,比上届增加了40多名。
 
  在宣传报道方面,各家媒体均以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对冬交会进行了重点报道,向世界传递“冬交会”声音,扩大“冬交会”国际影响力,展示“冬交会”新貌,共塑“冬交会”品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5日,参与报道媒体刊发稿件已超过1100篇,比上届增加了近500篇,媒体宣传规模之大、宣传方式之新、宣传力度之大为历届“冬交会”之最。
 
  另外,为提升“冬交会”展会美誉度、扩大“冬交会”品牌影响力,今年“冬交会”各展馆在布展设计方面表现突出。在布展设计中充分融入各地文化元素,各个展馆特色鲜明,整体色调更加和谐,气势更加恢弘,科技性更强、国际范更足,让人们通过“冬交会”充分感受到了视觉之美、农业之美和海南之美。
电话:0755-89827809 香港电子展 直线:15013426855

 

香港电子展

 


联系我们微信